九襄节孝石牌坊,地震后的残缺美-(清风雅雨建昌月)
赵大宝
千百年前,有一句话在南方丝绸之路上盛传:“清风雅雨建昌月”。它指的是今汉源县清溪的风,雅安的雨,西昌的月。“清风雅雨”就是指现在雅安南北两地不同的气候,而分隔两地的就是泥巴山,南侧就是清溪镇微风阵阵,阳光普照,早已不是阴雨绵绵的雨城景色。充足的日照让这里成了“花海果都”。此时正是“汉源大樱桃”上市的季节,味道甜美,用了一个端午节的时间在吃了几斤硕大无比的樱桃。临走时不忘让源子带上两箱。美啊...,还是转入正题:位于汉源县九襄镇有一座雕刻有48部戏曲故事的石牌坊,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九襄“双节孝”石牌坊。
石牌坊位于紧靠九襄老街的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官马大道上,古时有成都出南门第一坊美称。牌坊高约11米,宽约10米,面南背北,呈3间门洞形,中门宽大,侧门略小。支撑牌坊的4根大石柱,前后两面有8尊威武的雄狮,每尊雄狮的身上还各跨着1尊慈善肃穆的菩萨或古佛,可惜现在除1尊完整外,其余均已残破不全了。石牌坊有4层,称为“4层多脊檐”。据当地老人们讲,清朝道光29年,偶然发迹、捐贡出身的黄体诚,为感念寡母、恩嫂的养育之恩,打点清溪县令(汉源县古为清溪县)上报清廷,经道光皇帝批准并颁发圣旨,修建的双节孝石牌坊。
石牌坊最引人入胜的是集中雕刻于下边2层上的川剧经典名剧的精彩坊景浮雕。浮雕以“忠、孝、节、义”为主题,选择了48部传统川剧戏曲的169个精彩场景,雕在牌坊的各处。有关学者对牌坊上的169幅浮雕戏剧场面一一考证,已考证出的剧目有20多部;浮雕上雕刻的人物有570多个,个个面目清晰,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充分展现出我国古代石刻艺术的精湛。戏曲选目丰富多彩,有许多是古代脍炙人口的故事。如表现古代妇女的忠烈节义及巾帼不让须眉的“十二寡妇征西”的《穆桂英挂帅》;宣扬“百善孝为先”人伦道德的《木莲救母》、《安安送米》;歌颂中国人义字当先、大智大勇的《三英战吕布》、《赵云六保阿斗》、《空城计》;表达人们祈望福禄寿喜的《蟠桃会(大和图)》等。 (资料来源于网络)
↑ 汉源 田园 地震后汉源老街大部分建筑物坍塌或者损毁,很多都是危房不再适合居住。自己拍了很多有关震后的废墟,但觉得还是把这张照片放上来合适些
↑ 怒放的生命 帐篷与鲜花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
↑ 九襄老街 九襄老街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九襄也是雅安第一大镇。源子的婆婆住在这里,80多高龄的老人,仍旧能独立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婆婆家隔壁的房子左侧就是一个仅能容下一人的巷子“何家巷”,当地人戏称“一人巷”
↑ 小猫 抓拍到一只探头的小猫,它已经成为老街生活的一部分
↑ 九襄节孝石牌坊 自己最喜欢这类记载文明的载体
↑ 石牌坊顶部 5.12汶川大地震把顶部和中间的两个角给震落下来,文明可以一直延续,但记载文明的东西不一定能够保存下来,虽然这个牌坊经历天灾人祸(地震和破四旧),但主体仍旧保存下来
↑ 石牌坊中部 精雕的牌匾中间赫然“圣旨” 两个字,这个牌坊是经过道光皇上批准建造的,当年的彩绘栩栩如生
↑ 这一矗立就是近200年
↑ 石牌坊局部 1
↑ 石牌坊局部 2
↑ 石牌坊局部 13
↑ 菩萨 底座上共端坐8位菩萨,而如今健在在只有这尊,近现代100多年,这座牌坊在“文革”中差点被毁坏,当时已经在柱子上凿了很多孔,准备填充炸药“破四旧”,在当地百姓的努力下才得已保存,现在仍能看到用水泥填补的孔洞。
有的时候觉得我们的生活走的太快了,印第安人在赶了3天路后,会停下来小憩一天,因为他要等着自己的灵魂跟上来。而在这里,人的生活与灵魂是在一起的,不离不弃,特别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生活得安闲自在,茶水、桥牌还有龙门阵。这里很多墙上仍旧保留着文革时期毛主席语录,甚至有的镇子里还有当年红军长征的标语,这真是难以置信。城里人很多家里都已经找不到5年前的东西了,而这里时间的痕迹一停留就是几十年上百年,仿佛这个镇子在说“青春你走吧,但把时间停下来”
- 1
- 大宝的回复:
- 大宝现场报道,不含虚假成分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