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4
23

音乐,关于音乐

  今天下载了几首班得瑞的轻音乐,听“迷雾森林”,缓缓的声音从扬声器里面流淌出来,仿佛正在把自己拉回森林。自己承认自己的性格是多元的,但总是有些东西让自己保留着对于艺术元素的向往和追求。很多人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一栏写着音乐,自己也是如此,并且有些偏执和孤僻,总是一味追求自己喜欢的音乐,即使他很冷门。闭上眼睛,听着音乐,回想自己追求音乐的道路..........

  初二的时候,自己以学英语为名,拥有了第一台卡带随身听,30块钱的单放,牌子是“金业”,上面只有三个按键不能自动倒带,是妈妈从即墨市一个小商品批发市场买的,说实话当时兴冲冲地跑回家看,当发现不是自己想象中的五个按键,多少有些失落,但马上还是捧着它乐滋滋地听了起来,开始了自己和音乐的接触。在此之前,自己已经买了几盘磁带,还清楚的记得自己买的第一块磁带是“灌篮高手主题曲”,六块钱,和一个朋友每人买了一块,因为喜欢这部动画片,尤其是前后片头片尾曲(想大声说爱你,只注视着你),也很喜欢大黑摩季的声音(当时反日情绪还没有那么高涨)。按理说买一块大家一起听剩下的钱再买一块,只是自己想的是收藏,好像收藏了音乐的载体,就如同拥有了这个音乐一样,并且到现在自己仍有这个癖好。接下来的便是辛苦攒钱买磁带听,十几块磁带买下来发现里面居然没有一块是正版的也没有一块是中文的(当时的盗版业很发达,沿海地区查获盗版窝点里居然发现了德国产的压盘机,而当时正版音像出品公司还很少有),Michael Jackson 、AQUA、奥斯卡金曲等等,甚至还买了贝多芬的精选集,只是当时理解力不够,几块钱又卖给了一个朋友,他能否听得懂听不懂就无从考证了。当时的观点就是:中文的音乐很容易找到,那就听外文的吧!不是说自己英文学的好,只是自己太偏执了,并且自己能在那里一听就是半天。自己就这么傻傻地听了几年,残缺不全的乐感就这么断断续续地培养起来,当时自己并不是立志做一名伟大的音乐家,而是当作修身养性的一个途径,当后来有一天,歌词一句话没有听懂,却有流泪的冲动,从别人角度看,这个人疯了,自己却笑了。

  磁带继续买,而当时自己疯狂地喜欢Michael Jackson,旋律基本都能背下来了,甚至有一天到新华书店买了他的正版“1998年吉隆坡演唱会”VCD碟片(当时自己家里并没有播放机),在朋友那里看了一次,那时的感觉他就是上帝。自己所在的地方并不太封闭,但对于这些前卫的欧美音乐,还是有些消息闭塞,甚至有几个朋友坚信Michael Jackson是女的并且坚持多年。现在想来,那个时候可选择的音乐太窄了,消息也不灵通,最主要的是自己的身份是学生,音乐仅仅就是爱好,只能算是紧张学习中的缓冲剂,也就充分体现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中的“活泼”二字。

  到了高中,姐姐淘汰了一个“康柏”的随身听,五个键,可以自动倒带,磁头因为用了很久,效果有些差,当时的耳机都不怎么好,无非是松下、索尼、爱华的劣质产品,几块钱到十几块钱,记得当时最大的爱好就是逛城里面的文化体育用品店,东瞧瞧、西看看,摸口袋买的时候很少,凡是买回去的磁带都是自己看过好几次的,备感珍惜。高二的时候,姐姐,呵呵,又是姐姐给我买了一个全新的爱华随身听,好几百大洋,在当时朋友圈里也算是一个高端的了,真感慨JAPAN的东西怎么那么好。自己很珍惜自己所拥有的每一件东西,把商品包装自带的塑料泡沫裁剪成和随身听面积大小差不多的面积,用透明胶把它粘好,几个月的时间安都没有磨花一点地方,后来感觉这种造型不时尚,干脆买了个CD的黑色皮套,手工改为随身听的外套,当时自己DIY的能力还是很不错的,爱机就在厚重的外套包裹下亲吻着每一寸磁带,音乐就醉人地播放出来了。记得在这个时候有一次买耳机,看好了一条SONY的耳塞,12块钱,付钱的时候老板给了我另一条SONY的耳塞试听,这是我第一次活生生地听到了如此高品质的声音,用当时时髦的话来说就是“天籁”。当时就有一种买下来的冲动,一问价格,60块结结实实的人民币!!!“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60块花出去俩礼拜生活费就成问题了,在“衣食足“与”知礼节”两者选择了前者。

  这个时候自己听的以欧美的主流音乐为主,惠特尼·休斯敦的居然能在如此宽广的在音域里自由驰骋,让人不可意思;喜欢上了她的高音《I will always love you》、《When You Believe》,喜欢上了《Say You Say Me》、《Waiting Here For You》,以及以此类型的音乐...... 

  爱华的随身听还是伴随着自己度过了大学一年级的时光,只是这个时候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篮球上,音乐听的少,对音乐方面的知识也拓展的少,基本上可以说是音乐认知停滞的一年。大二拥有了自己的第一部电脑。电脑给自己带来的冲击和震撼的确不小,音乐方面的信息扑面而来,电脑变成了播放器,整天是winamp、Rea lplayer地折腾,建立了一整套的音乐库,处于对以往音乐的偏执,把自己从小的时候到高中所有听见过有印象的音乐全部都查找了一遍,包括歌词,演唱者,比如:NO Limit(荷东的野人王),Brother Louie(路灯下的小姑娘),王洁实、谢莉斯的校园歌曲。而就在这个时候(21世纪初),迟到地认识了Byond乐队认识了黄家驹,太迟了,在他逝世十多年之后才真正认识了他的音乐,在这里缅怀一下巨星吧。

  逐渐地在大学里面建立了对音乐的认知体系。我还没有达到没有音乐就活不下去的地步,但每天一段时间听听音乐总会让自己的心情舒缓下来,让自己度过了并不怎么精彩些许有些无奈的大学。渐渐地自己知道了布鲁斯和蓝调实际上就是一个意思,听懂了钢琴的浑厚,小提琴的婉转,鼓声的雄浑。涉猎范围也随之扩大起来,爱尔兰音乐、苏格兰音乐、北欧风格、美国乡村、摇滚、原声态、跨界、New Age、电子乐都去涉猎一下,知道了原来音乐居然是可以这样的表现,原来世界的其他方位的人是听这些音乐的。我不是一个崇洋媚外的音乐爱好者,只是对优秀的音乐有着执著的追求,国内的至于流行乐坛,由于抄袭和商业气息太严重并且抄袭范围呈现全球化趋势,所以并不想把它归为自己定义的音乐里面,称呼一下歌坛更恰当一些。国内有很多自己优秀的音乐制作人和歌手:三宝、华人谭盾、韩红、苏曼、台湾的蔡琴,面对的是实力的。还有海豚音的张靓颖,关注着他从海选到总决选,喜欢他是因为喜欢她的实力,甚至很冲动地跑到她没出道之前驻唱的酒吧听了一晚的音乐。

  通过对音乐的理解,对音乐的追求,知道了音乐制作人的辛苦,具体的表现就是听音乐不再仅仅看是谁唱的,而更多关注的是谁作曲,谁写的词,音乐背后有什么故事,这也算是对他们劳动成果的一种尊重吧。一张张精美的音乐专凝结着很多人的心血,《大峡谷》《狼》《航空电子管》《斗牛场》,在寂静的夜晚给了自己无限的幸福。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在音乐论坛里面搜寻自己喜欢的各类音乐,不断视听,不断陶醉,通过网络认识了Sissel(西丝儿)、“怒吼母狮”Tine Turner、Cranberries、Guns n' Roses、小野莉莎、朱哲琴、蔡琴,他们的代表作也是到现在一直喜欢的,在这里不妨和大家一起分享:

Sissel-Should It Matter、Keep Falling Down
Tine Turner-Simply The Best、Golden Eye
Guns n' Roses-Don't Cry

  通过Guns n' Roses结识摇滚,尤其是抒情的摇滚,那种男人沙哑的声音最能表达出喝酒以后一个人的心情,于是喜欢上喝酒,买几瓶啤酒一边喝一边做在电脑前听歌,看MV,看现场演唱,逐渐阳台上的酒瓶多了起来,大学的夜晚很大一部分的时间是这样度过的。突然有一天,自己发现所听的过去是1970-2000年的世界各地不同类型的音乐,才知道自己在音乐选择上是一个怀旧的人,在网上翻箱倒柜地找了七八十年代的MTV,看看那个时候人们的穿着,发掘那个时候人们的价值观。最典型的是听加州旅馆(Hotel California),自己感觉“加州招待所”更符合中国国情,各种版本听了已经不知道多少次,同寝室的都听的快吐了。我感觉目前我们的心理状态尤其是大学生和那个时候美国人的迷茫、恐惧很相似(泡沫经济、失业、越战笼罩下的美国),只是他们可以用摇滚的音乐表达出他们的愤怒,而我们的音乐制作人在这个时候总是不能反映同时期我们的心声,愿更多的华人的优秀作品走出来。

  慢慢的仅仅靠电脑不能满足自己对高品质的音乐的追求了,开始寻找新的音源。在MP3、MP4大行其道的大学时代,自己并没有狂热地选择这种流行音乐的宠儿,MP3的音效不错,而非音质,我喜欢真实的声音,那些个高音上不去,通过电子设备合成的自己并不喜欢,音效能做到这一点,而音质就是通过播放器把真实的原有的高音表现出来,是什么就是什么,真真实实,我的音乐不允许掺假。如何让真实声音传入到自己的耳朵?这就是自己在音乐器械方面需要改进的地方,耳朵精进了,对音质自然就要挑剔很多,听音乐就是在烧钱,高端的设备意味着高端的价位,自己的财力有限,在自己不能赚钱的时候花父母的买这种享受并不是孝顺之举。直到一次寒假回来,自己一如既往地坚持了近40个小时的硬座,省下2百块钱,加上平时的零钱买了心仪已久的耳机-森海赛尔的PX200,400块的耳机给我带来的是声音震撼的真实,能追求到自己希望追去的东西确是一件幸事,自己就这么幸福了将近两年。音乐里仍旧是摇滚,还是那些沙哑的音色,真实的声音,也就在这个时候,自己尝试着接近莫扎特、贝多芬、约翰施斯这一类的大家,“古典音乐是献给懂得音乐的人”,体会大家的风范。

   如果说听流行音乐是亲吻一个美丽姑娘的照片的话,那么真实的声音就如同亲吻一个真正的女孩......

评论: 11 | 查看次数: 13160
文章来自: 泡泡熊·BLOG
引用通告地址: 查看引用地址
Tags: 音乐 我的音乐
相关日志:
  • 1
赵大宝 [2009-01-06 07:48 PM]
引用来自 鸭子快飞 引用来自 鸭子快飞
感觉还是有很多相同之处吧。
小学时候的卡带机。也是别人不用了给我的,关仓的门都弄不在了。当时那机器还可以自动变换方向听。还有个不错的居然还有立体声。当时觉得立体声低音重就没有开。耳机也是从集市里面买的记得好像是2块钱吧。也是购买了灌篮高手的磁带,当时还比较贵,10块钱。很奢侈了。
初中时候流行VCD了。当时家里也没有VCD播放器。就拿着碟子跑到我哥家里面欣赏杰克逊的《BAD》《REMEMBER THE TIME》。当时非常欣赏他的舞。

哈哈,说到迈克尔 杰克逊,让我想起了高中食堂。食堂的负责人的儿子就是我的同学非常喜欢迈克尔杰克逊,并且有很多VCD碟片,因此在吃饭的时候就播放碟片,那个饭吃的是一个字:爽!现在很少有这种感觉了。
不知道是什么屏蔽字,我屏蔽了太多的广告,可能广告关键词有常用语。回去查一下
鸭子快飞 [2009-01-06 04:46 PM]
屏蔽字符好多
鸭子快飞 [2009-01-06 04:45 PM]
大学省下伙食费买了台2收手的800 。到现在也没有出问题。然后以实习第一个月的工资,当时也正好是我生日那天买了一台Iriver s7,其实当时去买苹果512M那款。结果卖完了。后来才觉得好像艾利和的低音比苹果的好些吧。
最后买了个耳机760。很奢侈了。之前用了40块也不知道是不是正品的苹果耳机。。。
鸭子快飞 [2009-01-06 04:41 PM]
高中时候以学英语的名义硬要我家人给我买了个松下卡带机,还带液晶线控。很薄。当时学校很流行这个一个寝室8个人,8个人都有一个。几乎也打着听英语。无可厚非都是听POP音乐。最后这台机器被我妹妹夺去并报废
鸭子快飞 [2009-01-06 04:40 PM]
感觉还是有很多相同之处吧。
小学时候的卡带机。也是别人不用了给我的,关仓的门都弄不在了。当时那机器还可以自动变换方向听。还有个不错的居然还有立体声。当时觉得立体声低音重就没有开。耳机也是从集市里面买的记得好像是2块钱吧。也是购买了灌篮高手的磁带,当时还比较贵,10块钱。很奢侈了。
初中时候流行VCD了。当时家里也没有VCD播放器。就拿着碟子跑到我哥家里面欣赏杰克逊的《BAD》《REMEMBER THE TIME》。当时非常欣赏他的舞。
迷失路上 [2007-08-20 02:59 PM]
真是音乐迷啊!
benben [2007-08-19 11:04 PM]
呵呵..仔细看了一下帖子。我还没接触过古典。等耳机到手了。得研究下。
看来跟得博主学习.
还有,文笔不错;
学习,学习再学习!
赵大宝 [2007-05-14 12:16 AM]
引用来自 scorpions 引用来自 scorpions
昨晚朋友介绍认识你这奋青:
音乐~我还刚刚上路呢
一起分享:网站:www.sorock.com;中国的摇滚乐
                        http://club.xialala.com/论坛 沟通无处不在
scorpions : you and i : the zoo ;holiday (推荐葡萄牙演唱会) 
Eric Clapton :tears in heaven
羡慕你的装备:森海赛尔的PX200+ 松下SL系列(目测)

愤青?呵呵,我很热爱生活哈,没有什么抱怨的。感谢你分享的这些资源,正在看。
眼力不错,的确是森海赛尔的PX200,CD唱机是松下CT810。音乐上多多交流!
scorpions [2007-05-13 10:15 AM]
昨晚朋友介绍认识你这奋青:
音乐~我还刚刚上路呢
一起分享:网站:www.sorock.com;中国的摇滚乐
                        http://club.xialala.com/论坛 沟通无处不在
scorpions : you and i : the zoo ;holiday (推荐葡萄牙演唱会) 
Eric Clapton :tears in heaven
羡慕你的装备:森海赛尔的PX200+ 松下SL系列(目测)
caven [2007-04-26 06:18 PM]
今天再次温习了枪花,
一个字,相当爽!!
错了,呵呵是三个字了~
[2007-04-23 07:58 PM]
相当不错
ture music
  • 1
Add Comment
你没有权限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