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印象:浙江路天主教堂(圣弥爱尔教堂)
赵大宝
几年前,自己对青岛的印象大多停留在火车站或者飞机场,如果在回家的车上没有睡着的话,还停留在回家的路边风景。在很多内地朋友眼里,青岛是一个很不错的城市,甚至是众多旅行向往地之一。要想体会这座城市,就不得不从它的建筑说起,青岛近代繁荣了一百多年,也可以说是外面的世界唤醒了这个渔村,德国强占青岛,接着又是曰 本人,五四运动收回后,来的又是曰 本人。再加上当地人一代代的建设,青岛的城市建设走着自己独一无二的道路,同时也催生了大量的异域建筑,比如教堂。100年前,大量德国人人在青岛工作定居,而伴随着他们生活的必须场所-“教堂”孕育而生。一大早起来,和源子第一个参观的是教堂。成都市区的路名都是街、路混起用,比如西大街、春熙路,东城根街,而青岛则称呼XX路,并且往往以城市的名称来命名,例如山东路、香港西路,小到周边的县城名,即墨路,莱阳路,大到澳门路,北京路。如果在青岛居住一段时间,对中国的城市名称差不多都已经了如指掌。
这次来到的是浙江路天主教堂,原名“圣弥爱尔教堂”。高大的双塔在老城区的楼层中格外醒目,穿梭几个街区就来到这座建筑的面前,里面传来唱诗班的歌声更加还原了教堂应有的感觉。教堂周围有着空地,让我们与教堂之间有足够的空间来欣赏它,自己对着这座巨大的建筑,有节奏的拍摄。中间彩绘的玫瑰花窗玻璃暗示着这是一座哥特式教堂,只不过相比欧洲典型的哥特教堂还不够繁冗。门口则赋予了中国特色-坐满了一群乞丐,并且大部分一看就属于职业乞丐,但有一点好处,他们并不纠缠进出的信徒和游客,保持安静,有种“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心态。进入教堂外围第一眼看到的是圣母玛利亚的大理石雕像,不时有信徒手划十字从她面前走过。我和源子并不是天主教徒,只是以游客的身份和心态进入这座建筑,因为是周末,很多人过来做弥撒、唱诗,我们只是静静的站在后面。不知道对于圣经里的东西是否所有的信徒都能听懂,还是很多人是在流于形式,但总体上里面的气氛肃穆,安静,并带有宗教仪式的神秘色彩。而更神秘的是一个穿红衣的女子,眼神不住地打量着我和源子,不知道是盯上了我的相机还是源子(教堂内不准闪光)。眼神中充满不信任和呆滞,有种非正常智力人特有的眼神。源子很害怕,因为在此之前老家大街上有个女疯子曾撕扯过她的头发,此女人专门撕扯漂亮女孩子的头发,8岁或者80岁年龄段的均不动手。如果哪位想鉴定一下自己是不是美女,下次源子带领回去试验一下就知道了:)。这也是源子剪短头发的直接原因。居然在千里之外又找到了相同眼神的人,不禁让人毛骨悚然。源子始终围在我身边,短暂的感受了一下教堂内的气氛出来了。有了这个经历,估计源子同学以后不会信教了吧。每个城市都能有基座教堂、清真寺或者庙宇什么的也不失为一种和谐建设的途径,各种文化和信仰共生,更能体现我们城市的包容性。青岛的教堂不止一座,中山路那里也有一座教堂,青岛算是教堂比较多的城市,而在四川很多山区都有教堂,彭州的白鹿上书院(地震已毁),宝兴邓池沟教堂,一百多年前传教士传教的信念要比远征军强烈的多,他们往往身兼数职,老师、医生、翻译,但最主要的身份还是传教士。相比中国的道教,这种方式更具有宗教侵略性,本土道教清心寡欲,讲究超凡脱俗和长生不老,注重个人修行,而不是让更多人来相信:你的罪过是会得到宽恕的。
继续来说我们的建筑。青岛的另一建筑群就是八大关。一些由别墅群组成的区域。但都是些老房子和旧别墅,没有暴发户的感觉。一座座独立的别墅掩映在树林中,很有感觉,更何况我们游览的时候是帮王。其中的公主楼、花石楼都是其中的精品,但时间原因,我们都没有去参观。好的风景不能一次都欣赏了,还是留给以后吧。记得有一次参观吴冠中的画展,其中有一幅画的名字就是《青岛红楼》,用了大量的红来描绘成片的屋顶。取材应该就是八大关。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在baidu图片中以“青岛红楼”作为关键之搜索这幅画。
至于青岛的老城区,有很多旧式的洋房,不过现在都是一个大家庭几代人一起居住,有一个有趣的特点,青岛很多小洋楼的第一层是建在地下的,只有半边窗户露在马路边上,一个很有趣的特点。
-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