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7
26

走进鼓楼 了解侗族

        侗族鼓楼,第一次了解它还是通过1997年中国邮政发行的一套邮票--《侗族鼓楼》当时因为在读书,并没有进一步了解鼓楼的构造和作用。只是在偶尔翻开邮册的时候,专注欣赏楼体的优美结构和整体布局。

       直到这个月初,在博友“黔山毛豆”发起的《周礼》活动中,自己有幸做得沙发并获得此书--《走进鼓楼》。该活动的宗旨:定期发布《周礼》系列的文章,坐得沙发的留言者就会赠送给礼物、贵州蜡染、书签、民俗书籍。他所推广的《黔途网》和《黔首报》是一个民间的贵州文化推广网,通过多年的经营,终获成果,并于2008年被评为德国之声最佳中文博客。该书正好是对我收藏的那套邮票是一个很好的介绍与补充,那么我也不妨以此书为切入口,了解一下侗族建筑。

        关于欧洲的建筑与中国中土建筑的特点,自己有了点想法和感慨,就在这里写下来。

       “世界八大奇迹”中存世的遗迹的无一例外的都是石质建筑,埃及金字塔、中国长城、留下来保持完好的也都是大理石的,帕特农神庙、巴黎圣母院、卢克索建筑群,均采用大理石建造。一是与当地的气候有关。地中海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不利于较大的乔木生长,因此欧洲的先天条件决定这里不会采用木头作为建筑的原材料。而中国季风性的气候会生长出高大的乔木,大炼钢铁时期如果没有肆意砍伐树木,现存胸围一米以上的老树会比比皆是。楠木、松木都是很好的建筑材料。中国中原的很多建筑都是木质建筑,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以及寺庙的大雄宝殿都是采用木头作为龙骨搭建。这本书提及的鼓楼也是采用4根大的木头作为龙骨,一步步建造起来。欧洲采用石头这种坚硬的原料来塑造他们心目中的不朽。中国的建筑不是以原有实物的形式存在,而是以文字的形式来诠释不朽。原因在于两点:木质建筑容易腐朽、并容易遭受白蚁等害虫蛀蚀。另一方面就是火灾!我们今天看到的古代建筑,比如上面提到的几个著名的楼,都是后人重修过多次的。但这不影响我们认定该楼是来自于千年之前。

        贵州的少数民族温文尔雅,与山水共处,总感觉南方的少数民族不会像边疆民族那样民风剽悍、崇尚力量。而是终日唱山歌,穿花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也只是一个片面的看法,如果深入研究这个地区的少数民族,会发现其中会很有兴趣。

再次感谢黔山毛豆 网址:http://www.qtwm.com

    走进鼓楼与侗族鼓楼邮票

    书内插图与邮票对比

评论: 2 | 查看次数: 10001
文章来自: 本站原创
引用通告地址: 查看引用地址
Tags: 民俗 鼓楼 西南
相关日志:
  • 1
LuChen [2009-07-26 11:13 PM]
曾经到了龙胜而没去三江看看程阳的侗族风雨桥,挺遗憾的~ 在龙胜的瑶寨也是第一次见识到了传说中的南方干阑式建筑,很巧妙的构造,给我印象很深的是里头的火塘,家家屋顶的木料都被火塘长年累月飘上去的烟熏得黢黑黢黑的,据说这倒有助于木材防蛀。。。总算明白了点为啥贵州湖南那边的腊肉都喜欢搞成熏肉,原来也是有来历的,呵呵~ 侗族的建筑倒也有些自己的特色,底部感觉架空得更高,还有他们的戏台很有意思的,跟浙南这边的戏台、山西的戏台都不一样的,呵呵,可惜还没时间去研究~
大宝的回复:
至于火塘,四川这边农村老腊肉也是熏出来。
http://www.popobear.com/article.asp?id=252
第三张图片就是在一个羌族家人的厨房内拍摄的,这就是熏腊肉的现场。侗族没有亲身去体验过。大学同班同学有一个侗族女孩,但已经汉化了,对侗族了解并不多。
黔山毛豆 [2009-07-26 05:10 PM]
强烈感谢大宝
大宝的回复:
强烈感谢毛豆兄赠书。
  • 1
Add Comment
你没有权限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