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在中国最美的乡村(五)——婺源之“汪口—古樟之村晓起(上)”
赵大宝
“晓起攀花折柳枝”,单从这句诗来看,很难发现其中居然还有一个地名,晓起,一个很不俗的名字。相传在一千多年前,安徽人汪万武等一群人逃乱南奔,逃至现今的晓起村时,天刚拂晓。众人见这里群山环绕、溪水横亘,风景奇美,于是商议着在这里定居了,村子就以抵达的时辰定名为“晓起”。晓起分上晓起和下晓起。正如它的名字,晓起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味,在众多雷同的古村子中,塔依旧能够脱颖而出,让人流连忘返。汪口到晓起的路程也很短,连接这两颗明珠的路上依旧有着如画的风景,慢慢悠悠,一不小心就晃到了晓起,早餐是在汪口买的两个馅饼,嫌太烫,放在背包里,到了晓起才拿出来吃,温度正合适,在村口的大水车旁,坐在古樟树下的石凳上,大口的吃了起来,吃完了才后悔当初为什么不多买几个,味道实在太好了,6毛钱一个,物美价廉的馅饼。馅饼的故事就到这里,剩下的时间留给晓起。“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这首诗是对清代建筑晓起的真实写照,李坑看小桥流水,汪口看祠堂,晓起看的就是古树。村子背面的古樟树林是这里最迷人的地方。最大的樟树树冠荫蔽,几个人合拢都抱不过来,虬枝盘结的枝头和树根彰显着古树的沧桑,而这里还隐藏着另一个称奇的东西...
关于晓起村的一首诗:
和秘书崔少监春日游青龙寺僧院
朝代:唐 作者:姚合 体裁:七律
官清书府足闲时,晓起攀花折柳枝。
九陌城中寻不尽,千峰寺里看相宜。
高人酒味多和药,自古风光只属诗。
见说往来多静者,未知前日更逢谁。
↑ 已经游览了两个村子,再见到古村时有点审美疲劳,不知从何处去拍摄晓起,寻摸着半天,对着这座建筑按了一张快门,因为风火墙的顶部有很多个角角。
↑ 徽派建筑已经成为中国元素的一个符号。在《功夫熊猫》里,雪豹与熊猫打斗的场景之一就是徽派建筑。左边小桥附近的民居和右边有着风火墙的民居都是典型的徽派建筑。对比上面两张图,依稀能够看出《功夫熊猫》在场景上的细心选择。
看到正在往高处爬的熊猫阿波了么?
↑ 村民的日常用水 井分两眼,左边的是用来淘米洗菜,右边的是饮用水,这据说这开凿于唐末宋初的井分大小两口,大井饮水,小井洗涤,互不干涉,每到夜晚,还会出现双井印月的奇景呢。俗语道“防人之心不可无”村民在水中养着金鱼,如果金鱼死了说明水里被下了毒。所以说中华民族是智慧的民族,很早以前就有科学的饮水方式。
↑ 失恋的狗儿,希望他能重新振作起来,找到自己的另一半
↑ 晓起 古树撑起的村子 为了对比一下这棵大树是多么的巨大,大宝就出镜站在旁边让大家对比一下。1570年的樟树,比国窖1573还大三岁
如此多的樟树出现在这里是有原因的,古时候当地人家生了女儿,就在自己附近种上一个樟树,樟树容易成活,等女儿出阁的时候,用成才的樟木做一套嫁妆陪嫁。如果樟树长的很直很挺拔,说明这家风水好,女儿会很容易嫁出去。这种种樟树的做法和绍兴“女儿红”酒有异曲同工之妙。
↑ 不知道是我长的太高了,还是屋檐修的太低了,猛一抬头,一个天线宝宝冲我微笑,当时吓惨了。此图很有超现实的感觉...
↑ 另一个令人称奇的就是这里的砖雕,礼耕堂的砖雕遍布每一个门框
“进士第”、“大夫第”、“荣禄第”这些气派堂皇的官宅并不能代表晓起,我更钟爱青石铺陈的村内小巷透出的宁静,好多门前都设有爬藤作物,一派田园景象。
↑ 晓起的“三雕”艺术——木雕、石雕和砖雕在婺源为最,而三雕的代表作就是这“礼耕堂”,更被称为“江南第一砖雕”。老房子的大门口可以清楚地看到门槛上的镂空砖雕,繁复而精美的登峰造极,可见这里当年的显赫与繁华。如今,房主的后代把这里改成了接待四方游客的客栈,生意兴隆。老房子分两层,底层现在是饭馆,二层则改作了客房
↑ 砖雕的局部 镂空的雕刻让景物立体起来,精致程度令人称奇
↑ 横梁的局部 为了方便大家看得清楚,上图可以点击查看大图
↑ 另一侧的砖雕 但是看砖雕看不出什么名堂,得有导游讲解才能知道其中的讲究。作为自助旅游的我在多次旅行过程中练就了炉火纯青的蹭导游本领。要点:先选最好的位置假装独自欣赏,等组团游的一帮人进来后,再听导游介绍其中的意思,先选好位置的目的是为了反客为主。如果没有听明白,还可以等下一批人过来再听一遍,如有必要,可以坐下笔记。
↑ 砖雕局部 2
↑ 另一面门的砖雕 礼耕堂的砖雕保管的都比较好,而其他村子的砖雕并没有这么幸运了,在下一篇中会着重讲到。
此日志为“骑行在中国最美的乡村(五)——婺源之“汪口—古樟之村晓起(上)”,继续浏览请点击骑行在中国最美的乡村(六)——婺源之“汪口—古樟之村晓起(下)
链接
|
- 1
- 大宝的回复:
- 瓦咔咔
——哈哈,幸好不是个洋娃娃...
另外,你怎么知道那只狗失恋了...
- 大宝的回复:
- 眼神,请看它的眼神...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