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子”的叫法主要集中在藏区,川藏线附近就有好几座海子山,意思是有很多小湖泊的山。藏族人称湖泊为海子。比如九寨沟的长海、犀牛海、五花海等,实际上都是一个个湖。湖有大有小,甚至是几十平米见方的水都可以成为海子。但在汉区称呼湖泊为海子的还真不多,这就是其中一个。这次去的海子山纯属巧遇。本想去看古镇,五分钟能够走完的古镇的确没有什么吸引力。于是跟着一群学生模样的男女朝海子山走。源子穿短裙、高跟鞋爬山,引得路人围观
雅安是自己去过次数最多的城市之一,号称“雨城”,因地理位置特殊,难得会有晴天的时候。雅安地处川西,西面是高原,东面是平原,很容易形成地形雨。是川藏线上的重镇,也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城市,雅安产茶,尤其是名山县,名山最著名的地方就是蒙顶山,也是一座有深厚茶文化的山。雅安与名山两地相距20公里,西去的茶叶在雅安聚集,然后通过人背马驮走驿道,翻大相岭去荥经、汉源,过大渡河到西昌、云南。或者走二郎山到藏区,此路线到藏区的茶也叫南传边茶(藏茶)。雅安就是这茶马古道上的核心城市。
前不久参加了艺龙网的一个活动,晒出春节游记,赢取adidas顶级户外产品 把春节的“青岛城记”作为参赛游记发上去了,最终有幸获得环保大奖。奖品是一双阿迪的TERREX LOW M户外鞋。网络上的东西也并不都是无聊的,很多平台可供大家交流。运气好时,还可以获得一些意想不到的礼物,实现“以稿养游”的旅行方式。很感谢Hmily,他是一个很直率而有才的人。从快递那收到这双鞋很兴奋,以后徒步又多了一个值得信赖的好伙伴。鞋子被“雪藏”了几天之后,清明节小长假终于有一个机会试穿一下。在户外中测试了这双鞋的性能,写下测试报告,有图有真相。
鞋子资料: 在户外你可能会遇到各种恶劣的天气情况,这款户外鞋将时刻准备对抗各种天气。模压而成的EVA鞋垫采用了Agion技术,抗菌除臭。抗垂直冲击大底保护脚部;嵌入式adiPRENE有助于增加舒适性和吸收脚步受到的冲击。TORSION系统提供中底支撑;注入式EVA材质有助于长时间保持缓冲。山地型大底完美结合了稳定性与抓地性。
从溪口泛舟沿鹿溪河而上三公里,北岸边即为“ 大佛寺 ”,大佛寺原建于明代,凿刻在象册陡峭的崖壁上,高二丈余,史称为“ 蜀中第二 ”的小乐山大佛,现已毁。近年修复的坐式大 佛高 60 米,由汉白玉雕成。寺边数十步有株雌雄相倚,八奇之有的“ 龙风树 ” 。寺前河中有生态良好的河心岛和康熙年建的“ 关堰瀑布 ”景观。
说到青岛,自然不能不提这里的海。因为自己是一个向往山的人,对海没有什么很深的感觉,除非是那种热带的,也就是麦兜说嘴里唠叨的蓝天白云、椰林树影、水清沙白.. 很遗憾,青岛的海不是。然而青岛近海的特点在于城市与大海紧紧相连,海景就是城里的景色,细看还是很有特点.
说到青岛,又不能不提青岛话。青岛话属于胶辽官语,其特征是舌音比较重,所以我说话有的时候大舌头,发音和其他地方也不一样,一三互换,二四归四。总之,把所有的发音都发错了,再加上那么点有意无意的大舌头,那就是青岛话。有些专属方言恐怕只有在当地几年的人才能够明白是什么意思。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下这里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4438446/
走在一条条以省份和城市命名的路上,感觉整个中国都浓缩在了这里,德国人1897年11月14日至1914年11月占领青岛,进行了长达17年的殖民统治,很多道路都被改成德文的。解放后,对于这些残留在青岛的名称,基本上都予以取缔,青岛成了以行政区命名街道的典型城市。德国人占领青岛的17年里,到底给青岛留下了什么?首先来讲,德国人来这里是为了牟利,而不是造福青岛。众多的教堂也不是为了让青岛人感受上帝的慈爱,而是满足来青德国人的信仰需要,一切的一切都是间接的。我们憎恨那段历史更多的是从政治层面考虑。这些异域风情的建筑,我在游记中不乏溢美之词,不是因为自己崇洋媚外,而从建筑本身讲,他们的确很特别,尤其是经历历史洗礼,更不能一味地抹除掉。全盘否定外来的东西只能归结为狭隘的民族主义,是一个城市的破坏者,而不是建设者,建设有很多种,消化吸收这些建筑就是其中之一。更何况,德式建筑上插着五星红旗,不也是国人强胜的标志么?
逛老城区的时候,给自己留了作业,寻找青岛最老的“古力盖”。古力是德语,德国人统治青岛的时候,这个词逐渐流传下来,意思是指带有可供人出入井盖儿的地下雨污水坑道,古力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井盖,也叫。青岛人都称之为古力盖。从城市文化建设讲,是一个很好的名片,它盖住的是污垢,展示的却是艺术。城市建设不仅在地上,地下的布局与规划更能体现一个城市的发展程度,巴黎的下水道很出名,甚至成了旅游项目。国外的影视剧中经常有走下水道的场景,因为下水道已经成了城市文化的一部分。有机会出国旅行的朋友不妨关注一项当地的井盖,拍下来归类整理,将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这是网上的一组拍摄井盖的图片,希望能够给大家帮助。成都的井盖设计很一般,主要精力放在防盗上面,很多都改成水泥制品的,没有艺术感。哪天也去溜达溜达,说不定也能碰到特别漂亮的
青岛最著名的基督教堂恐怕就是左图中的这座了(最著名的天主教堂就是前面提到过的圣弥爱尔天主教堂)。这座教堂不是很高,属单体建筑,如同矗立在欧洲小镇中的建筑。也可以称得上是青岛建筑的一个名片。虽然在信号山上能够远眺这座教堂,但真的走到他面前还真的感觉很震撼。门口也没有售票人员,大门敞开,于是乎我就piǎ piǎ 的进去了。教堂内大厅在维修,暂且不对外开放,只有在外围粗略的转一圈,静静的感受它的美。教堂附近只有我这么一个游客,在那个小时内,它属于我,我一直对这些宗教信仰和宗教建筑很感兴趣,藏传佛教或许了解的更深些,但都没有义无反顾的成为某个宗教的信徒,究其原因,可能自己的内心还没有需要一个精神支撑吧。如果说青岛是个天然的摄影外景地,那这座教堂就是最耀眼的一处,很多当地婚纱摄影外拍都选择这里。短暂停留,不可能把每个时节的它全方位拍一遍,只拍了个皮毛,已经很满意了,遇到如此难得的阳光已经很幸运了,还再苛求什么呢?
说到青岛,人们的脑海中会出现以下几个关键字:啤酒、海鲜、海滨、海尔。但也可以是:教堂、德式建筑、历史、老别墅、哈啤酒。青岛的历史早就被写进了中学课本,德国强占胶州湾,五四运动。历史走到了今天,留给这座城市太多的异域风情。从爱国者的角度讲,应该像当年破四旧那样把这些个建筑一个个拆掉。在民族主义空前高涨的今天,网上对外国、尤其是日本在中国留下的东西都很排斥,武汉大学的樱花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在青岛,建筑本身并没有错,从建筑史和审美角度来讲,这都是一些城市遗产,尽可能不去牵扯到政治层面的东西。也正是这些遗产让青岛摆脱了千城一面的城市布局。经过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青岛已经变得非常包容,包容的不只是小部分外来的文化和建筑,而青岛本身就是由这些外来文化和建筑组成。要想删除这些建筑,除非格式化青岛这座城市